梦之城






行业动态

无人机近距追逐拍摄鸟群迁徙引争议

时间: 2020-03-18 09:02:29

原标题:近距追逐拍摄是否干扰鸟类栖息?国家林草局:除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每年春暖花开之时,都是各种鸟类活跃的时候,摄影爱好者应该文明观鸟 、拍鸟。 拍摄时应与鸟保持一定距离。早春三月 ,一群斑头雁的身影出现在成都大邑县境内,它们是从越冬地向北飞越喜马拉雅山后前往繁殖地,秋季再从繁殖地向南飞回去 。候鸟迁徙的大幕,正在缓缓开启  。每年的这段时节,处在迁徙通道上的四川,总会见到过境的各种鸟类,它们一路向北,对摄影爱好者而言,也是一年当中难逢的观鸟 、拍鸟机会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无人机航拍鸟群迁徙 ,引发的争议也此起彼伏 。有人认为,使用无人机拍鸟、追逐鸟群,会吓到甚至是伤害鸟类 ,呼吁无人机远离鸟群;也有人觉得,无人机拍鸟对鸟类根本没有影响,因为没有人愿意拿无人机去撞鸟。实际上,早在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就发文明确表示,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 ,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摄影者拍鸟与观鸟,是否会干扰鸟类的正常栖息 ?无人机航拍的边界又在哪里 ?无人机拍鸟是否干扰鸟类正常栖息?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摄影领域也开始出现无人机的身影。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自然景象 ,得以展现在世人眼前。在不少纪录片节目中,会采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对鸟群迁徙、栖息进行更直观的拍摄,摄影者常常会为了展示鸟类飞翔的场面,使用无人机在湿地上空追逐鸟群拍摄——或鸟瞰,或俯拍。在拍摄过程中,也发生过诸如无人机撞上鸟群的事件。有人指出,这样做可能会干扰鸟类的正常栖息 。2020年3月6日,一个名为“观鸟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 :近日许多观鸟爱好者在北京房山区大石河河边观鸟时,突然飞来一架无人机 ,逐渐靠近,甚至十分接近青头潜鸭和其他水鸟,青头潜鸭因此受惊飞了起来。不少观鸟爱好者提出 ,虽然无人机在拍摄远景 、俯瞰等大场面时 ,效果比一般镜头好,但如果近距离拍摄,恐怕会造成骚扰,甚至是伤害。实际上,早在2019年3月14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全国春季候鸟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发文明确要求,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干扰其正常栖息活动。观鸟专家拍摄时与鸟保持距离很重要对于部分拍摄者通过无人机近距离拍鸟来获取独特、清晰画面的行为,有摄影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宁夏银川资深摄影爱好者田满潮说,无人机只是作为一种靠近鸟的工具而已 ,“鸟类对无人机也有一个适应过程 ,以我个人经验来看,无人机的影响微乎其微。”田满潮称,只要是接近,那么或多或少就会造成干扰 。但以他几十年的摄影经历来看 ,没有哪个摄影师会主动让无人机去追逐、碰撞鸟群。他认为,无人机是否会对鸟类造成伤害 ,应该区分对待。成都摄影师李军(化名)却不赞成这样的说法。他认为,观鸟和拍鸟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既然国家林草局已经发文明确表示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 ,那么就应该尊重相关规定和鸟类的生存权,做到不驱赶鸟群,保持适当观赏距离 ,避免干扰其正常栖息活动。3月16日,成都观鸟会理事邹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管是拍鸟还是拍野生动物,首先要保证拍摄对象的安全,“拍鸟的人与鸟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对鸟类没有实质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拍摄。但如果离得太近,恐怕就不行。”“另外 ,要分清楚地方和范围。”在他看来 ,在相关部门不允许拍摄的地方拍摄 ,肯定是不行的。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拍摄 ,就需要遵守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其次是在人流量很大或者鸟类集中栖息的地方近距离拍摄 ,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XML地图